新葡京官网

新葡京官网 新葡京官网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新葡京官网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新葡京官网师生赴多地开展”成材天下行”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8-27 访问量:



通讯员  李逸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电子材料拔尖创新人才,新葡京官网 打造“行走的课堂”——“成材天下行”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学院党委与校团委统一安排下,本系列实践以厚植家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为基础,以探索行业前沿、提升专业素养为抓手,以产业实习见习、赋能职业能力为路径,引到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今年暑假,院团委紧扣“红色筑梦·信息报国”主题主线,围绕红色基因铸魂、校企协同提质、产教融合增效、国际视野开拓、科技前沿“智”培五大方向,组织14只团队学院百余名师生前往新加坡,西安、深圳、苏州、娄底、贵阳等地,开展红色研学、行业调研、校友访谈、实习见习、访学交流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红色思想洗礼中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在行业产业调研学习中增长本领才干,在科技创新引领中激发敢闯、善创动能,在一流名校访学中拓展国际化能力。学院组织员陈锋、党委副书记陈刚、副院长李智敏、副院长程远及部分专业课教师参与指导。

产学研融合:校企协同探新路,科技报国担使命

学院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为导向,组织师生深入烽火通信、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鹏芯微等12家行业领军企业及科研机构,通过技术调研、联合攻关、实习实训等形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在烽火通信飞思灵微电子西安分公司,校企双方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展开深度对话,达成共建联合实验室、定向输送人才的共识;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稀有金属材料创新展”为窗口,系统展示钛、钨、钼等战略材料的技术突破,为学生规划职业发展赛道;鹏芯微聚焦半导体“卡脖子”技术,以芯片制造全流程解析为案例,提出“理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标准;格林美(深圳)研究院则以“城市矿山”循环经济模式为示范,引导学生思考材料再生与绿色发展的结合点。企业技术专家与学院师生还就科研合作、技术攻关展开头脑风暴,针对废旧电池回收、光刻机精度提升等痛点提出优化方案。

2021届校友许涛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勉励学弟学妹“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科研价值”。 “第一夯实基础需‘广深结合’。建议每日精读专业文献构建理论框架,同时参与跨学科实践,如企业产线调研,从而将知识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原型。许涛的237次实验失败记录印证,扎实的基础是突破创新的‘底层代码’。第二兴趣培养要‘需求牵引’。他以电池寿命短问题为例阐释了通过产业痛点倒推研究方向,用‘技术可行性-商业价值’双维度筛选课题的方法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中培养兴趣。第三,方向选择应‘前瞻布局’。运用政策导向、市场缺口、技术趋势三要素评估赛道,重点关注头部企业技术路线图的‘空白地带’。”

此次实践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共建等达成初步意向,为更好地向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输送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职业发展:校友领航明方向,职场体验强本领

学院以“校友访谈+职场诊断+技术探秘”为抓手,组织师生走访比亚迪、深南电路、昂纳集团等企业,通过沉浸式职场体验,助力学生明晰职业定位、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比亚迪展厅,师生近距离感受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的技术魅力,企业HR郭珂强调“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学习能力”是招聘核心标准;深南电路以“简历优化工作坊”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打磨求职“敲门砖”,并展示高密度互连板等前沿产品,解析行业技术奖项背后的创新故事;昂纳集团聚焦光通信领域,技术总监以“5G光模块散热”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材料创新与产业应用的转化路径

润鹏半导体则邀请2017届、2020届校友赵钟恒、贺国栋分享职场经验。面对"读研深造还是直接就业"的普遍困惑,赵钟恒以自身转型经历为镜,揭示了兴趣与趋势的"黄金匹配法则":选择前需完成"三维扫描"——用霍兰德测试定位职业兴趣类型,通过行业白皮书研判技术演进方向,再以企业调研验证岗位真实需求。他强调,专业基础积累是"科研地基",建议采用"T型学习法":即纵向深耕核心课程加横向拓展跨学科工具,同时通过企业实习将知识转化为工程思维。贺国栋则从半导体研发实战出发,提炼出职场进阶的"双核模型":持续学习能力需构建"问题驱动-知识迭代-成果反馈"的闭环,例如他本人如针对芯片良率问题,利用3个月时间系统学习DFM设计规范团队协作意识要培养"技术翻译"能力,即将工程师语言转化为研发指标。两位校友达成共识:无论是科研创新还是技术攻坚,最终都要回归"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质,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实现个人价值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企业还提出通过“学长分享会”“HR职业规划课”等形式深化合作,构建“招生-培养-就业”闭环。2023级硕士生李晓薇表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我深刻认识到材料研发必须紧贴产业需求,这次实践让我对未来职业方向更加清晰。”

红色研学:精神传承砺初心,科技强国践使命

学院将红色教育融入社会实践,组织师生赴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研学活动,以“历史场景+专业视角”双线并行,激发青年学子投身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

在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师生通过“蛇口第一炮”历史照片、华为5G芯片实物等展品,全景式回顾广东改革开放40余年历程。2023级本科生满语涵感慨:“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改革开放不仅是历史进程,更是永不褪色的精神火种。作为电子材料专业学生,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攻克技术难题,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在深圳革命烈士陵园,师生向纪念碑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从“辛亥革命时期的深圳人”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建设者”展区中,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精神。2024级本科生杨鑫动情地说:“烈士们用生命铺就今天的繁荣,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在‘缺芯少屏’领域贡献青春力量。”

研学期间,师生还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研讨,提出将“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转化为科研动力,力争在纳米材料、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国际访学:全球视野拓格局,学术对话启新思

学院组织师生参访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过高规格学术交流、实验室考察、课程研修,打造国际化科研素养提升平台。

访学期间,师生与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欧阳建勇教授等10余个国际知名课题组展开对话,围绕纳米材料设计、性能分析等主题,参与专题座谈会12场,提出学术问题50余项,获教授深入指导;在物理学院范红金教授课题组,学生实地操作尖端设备,直观了解先进材料表征技术;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Pooi See Lee分享新加坡材料科技战略布局,为学生规划海外深造路径提供参考。

访学团还系统研修“纳米材料研究与科研素养”课程,涵盖高水平科研实践方法、联合培养项目申请等内容。高年级博士生组织“朋辈经验分享会”,针对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共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2024硕士朱妍表示:“与顶尖学者的对话让我明晰了研究方向,新加坡高校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和严谨治学态度也令我深受启发。”

知行合一育英才,踔厉奋发向未来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以“产学研融合”筑牢人才根基,以“职业发展”赋能成长路径,以“红色研学”厚植家国情怀,以“国际访学”拓宽全球视野,形成“四位一体”的育人闭环入选省级以上专项实践项目1个,收集招聘需求信息20余条,推荐毕业生简历百余份,收集涵盖实践环节、科研合作、实习实践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建议10余条,形成行业调研报告1份。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行走的课堂”品牌建设,引导学生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勇担使命,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中锤炼本领,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材料领军人才贡献力量。